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当一个意大利人用中文做了场梦
当一个意大利人用中文做了场梦亚历是一个百分百意大利血统的意大利人。2014年夏天他作为体育记者去南京青奥会进行报道,那是他第一次来中国。2016年底他搬到北京,2020年初他开始用中文写作,2023年他离开中国开始在世界各地旅居,今年夏天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中文书——《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亚历对一些中国社会现象的观察直接且犀利,比如,在电影学院读到了研究生,他感受到“国内的研究生有点像自由职业者:没人知道你每天都在干些什么,直到你想办法交上一些能见人的东西......学校不再是一个天天督促你跟上学业的家长,它变成一个只想偶尔看看你成绩的叔叔。” 他对于身边同学的概括也准确:“睡前读塔可夫斯基、定期去电影资料馆、通宵拍片,对他们来说这代表通往好作品的必经之路。”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在学校的自习室里,非常努力才没让自己笑出声来,但是坐在旁边的朋友还是投来奇怪的眼神,我不好意思地看了看他——我们的秘密被一个外国人看穿了。
不过,用“外国人”介绍亚历,在除了国籍之外的方面都似乎不太合适,因为他已经非常“中国”:他用豆瓣而不是谷歌查电影;会把“天桥”的英文说成“sky bridge”;和朋友们聚餐,他习惯性地站起来给每个人倒酒......诸如此类的细节,书里到处都是。
总之,亚历的写作和经历给我很大的鼓舞:在这个有目共睹逐渐割裂的世界里,经历了这么多,还有人会愿意生活在地球的另一边,和真实的人们产生连接,参与社会,甚至相信陌生人。
亚历从2014年最初和中国产生联系,到2023年春节一次奇遇之间的所有经历都在书里了,你可以看到他是怎样学习中文,交朋友,进入这个社会,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挣扎于身份认同,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除此之外,我还想知道亚历的多语言写作经历,以及这本书之后的旅居生活。七月的一个下午,在紧张的新书签售和预热工作间隙,亚历和我聊了聊一些没写在书里的事情和感受。
纵使松弛如意大利人,也难以抵抗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多年前北京的一个夏天,亚历听《黄帝内经》,开始担心自己体内的寒气,并且意识到周边生活充满对的威胁——“我感觉自己是一名到处抵抗寒气的孤独的战士”。先后在盲人技师和中医大夫那里受了和针灸之苦之后,亚历的赎罪之路被同学的一句话终止——“你的洋气可以抵消寒气。”
亚历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幽默和荒诞,并且把它记录了下来,这样的细节在书中还有很多。亚历说,幽默是他的生活方式,从小他就用幽默理解和化解生活中的种种。进入中文世界之后他仍然保持这个习惯,但通常幽默得在文化背景里才能成立,所以一开始也很难,“就像缺了一条腿一样难受”。
我问亚历,掌握这门语言是用它实现幽默的必要条件吗?他否认了,说最重要的前提是敏锐的观察能力,语言只不过是传达觉察的方式之一,很多时候完美掌握一门语言的人反而没有幽默感。
写作和幽默一样,是亚历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惯性。亚历最初的写作和足球有关,2004年夏天,他见证了自己球迷生涯中主队的第一个意大利联赛冠军,荣誉感和责任感驱动他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地下室,对着电脑写下了对于每一场比赛的回忆。他的父亲非常骄傲,把这些文字彩打并且装订起来。
有一个说法是所有的意大利记者都有一个小说家梦,用亚历的话来说,意大利记者的风格“花里胡哨”的,和英文世界不太一样,不严格遵循五个 W 原则,被允许、且认为有必要在报道中融合自己的写作风格,甚至有一些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是以文笔知名。意大利阅读量最高的日报是《体育日报》,日均读者两百万,亚历从小就是读者之一。
做了两年半,亚历决定辞职,找体育之外的记者工作,但面前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无薪实习。他开始接触电影,一边写剧本拍片,一般骑着自行车在罗马各处上门教英语。尝试了一些工作之后,亚历到了瓶颈期,他想起2014年出差时去的青奥会,又偶然读到《经济学人》关于“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飞速发展”的报道,他决定去中国做电影。计划是在电影学院学一年中文,再去读研究生。
在书里他写:“生活在别处,不熟悉的一切是每一天的挑战。我们选择抗拒和怨恨,还是包容和好奇,会决定我们的生验。我要努力做后者;如果发现做不到,就回家。无论在何处,当老外要做到一点:想在一个地方留着,就好好留着。”亚历不仅做到了,还在这里出了一本中文书。
亚历说,译者陈英在转发他新书信息的时候写:“语言是跟着思维的”,在他的理解里,写作是超越语言的。表达的和惯性会推着你自然而然地开始写,而选择哪种语言只是看当下怎样最自然,从来不是障碍和困难。他说“我只不过是想办法在中文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亚历的中文写作之路很Old School:因为豆瓣日记小有名气,然后被几家知名中文媒体约稿,后来被图书编辑发现,签约出版社。
一开始除了上课考试之外,亚历学习中文的场景都是口语表达。因为和同学一起拍东西,在剧组里沟通是用中文。后来亚历也逐渐尝试用中文写剧本,培养起中文思维,18年开始读研究生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推动。
亚历真正完全切换到中文环境还是因为疫情,20年初的寒假,他的外国朋友几乎都离开了,他一个人在学校,比较孤独,也想分享自己的日常,开始坚持写豆瓣日记。在中文语境中经历的事情,用中文记录比较自然,用母语反而费劲,他说。他也不希望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两种表达割裂开,记者的惯性让他写“所有人都能看懂的东西”。
亚历说收到写书的邀约时甚至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慢慢地把这些年在中国的经历展开写,和控制在一篇公众号的篇幅里相比会更舒服一点。从被邀约到出版,历时差不多一年半,我问亚历,写书时的心情怎么样?他说,还挺好的,唯一的心情波动就是在写以前那些事时的二次创伤。有时候刘水(亚历的编辑,也是他的女朋友)坐在我的对面,但她并不知道我在屏幕这边重新经历一些很沉重的东西。
和编辑的沟通磨合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母语使用者和非母语写作者之间。“首先要信任你的编辑明白你想表达什么,而不是一个修改语法的机器。在这个基础上,有时候我也会质疑他们的修改,然后我会问为什么。如果他们觉得这句话读起来费劲,那我也会把阅读体验放在我个人表达之上。有时候编辑会给我提供两三个修改方案,经常其中有一个是我想表达的。”亚历说,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现在他和编辑们之间已经彼此非常了解,甚至有时候他们能猜到亚历的心思。
等待送审的过程很难熬,就跟生一个孩子一样,有时候亚历会尝试骗自己“我不在乎这件事”,更多时候他还是让自己尽量充实起来,做一些其他的事。
2023年初,亚历离开中国,开始和刘水在世界各地旅居,在专栏里写自己遇到的人和事,比如时隔四年第一次回意大利,还有关于在中国的老外身份的反思。他说,现在的生活状态自己也说不清,还是在寻找和人连接的方式,不知道什么状态才对。“疫情后一切都变了,我没有回到之前那种状态的渴望,我现在的心态也不一样,不想在一个地方固定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固定产生了恐惧。流动太多也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太短,体验的深度会有限制。”
这一年,亚历也成为了全职自由写作者,不再去当群演和教意大利语。他花了一些时间才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比如到中午我就关上电脑和刘水一起做饭,晚上到了时间就出去买菜,从工作里走出来透透气。晚上也不熬夜,尽量在白天完成。很重要的一点是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我经常发现我定的计划是建立在我是机器人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都会有影响,比如某天状态不好就写几百字,这也很正常,随时和编辑沟通,或放过自己。”
采访的前一天,亚历在安华桥附近的重庆味道刚吃完午饭,编辑漫不经心地走过来,默默把这本书从包里掏出来给他。亚历说,十年前在南京的自己肯定不会相信这件事。“这是一个让我觉得很幸福的事情,能够以这种方式参与一个社会,这是我很看重的事情。一开始我没有选择英文研究生项目,而是学中文然后用中文学电影,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这些年很多的外部因素我没办法改变,但是我很开心我坚持下来了IM体育app官方入口,并且还记录了这段生活。”
亚历写过一篇文章《时时刻刻,妈妈对我生活的微妙否定》,内容用题目就能概括,我转给朋友说“原来意大利人也这样”。我问亚历,新书出了之后妈妈有什么反应?亚历说他妈妈现在出去买东西会到处和人说这件事,终于可以对别人说自己儿子是个“作家”,一个大家都懂的职业。
关于给写作者的建议,亚历说:“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被什么吸引了,你想写ta,一定要相信ta会带你去更多的地方。”关于非母语写作,亚历说:“无论在什么语言里,多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和它互动,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表达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本书以《过年》这个故事结尾:亚历和唐先生在一趟卧铺动车上认识,随后他被唐先生邀请到老家农村里过了一个年。随后的后记里亚历回忆2014年青奥会的经历,以及当时遇到的那些人,重温“世界公民”这个概念。
我问亚历,为什么这样结尾?他说,是这么多年的一个交代,这些事情加起来的所有结果是唐先生。我问,是经历了这些之后你还愿意如此相信一个陌生人?还是你觉得唐先生这件事的疯狂和复杂程度是你过去三年的总和?亚历说,“第一个更准确,这个故事代表我这么多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就是开放地面对一切,然后看它会给我什么,最后生活给了我一个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