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前叉的简单介绍~~~~~值得学习下哈~~~~~学习贴~~~~~转帖

2024-08-01 18:51: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前叉的简单介绍~~~~~值得学习下哈~~~~~学习贴~~~~~转帖现在用不到一千元可以买到有避震前叉的自行车,甚至还用上了双肩盖Double-Crown,那么几千元的避震前叉性能上差别在哪里?我们就一般26吋登山车的避震前叉讨论,希望对避震前叉会有深一层的认识。

  看前叉规格,每个人第一个看的就是行程,廉价前叉不谈,市面上比较好一点的XC越野前叉,大多至少有70mm的行程,再上去是80--120mm的避震行程,这类前叉既是欧美的所谓Freeride骑法使用的,它可用于任何地形,甚至挑战那些不用刹车的地形、冲下一些陡的象悬崖一样的坡。现在避震前叉的极限行程大约在160--180mm,这些超级重的前叉一般是配合Downhill下坡赛专用的。通常我们所说的避震行程,例如避震行程70mm,还应包括大约5-10mm的所谓负行程(把前叉向外拉,能再伸展的行程),然后当骑乘者做上车后,前叉又先压缩10-15mm的预压行程(sag),实际可用行程也就剩下不足45-55mm。

  压缩线圈弹簧或是称作螺旋弹簧,是应用在机车上历史最久,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弹簧。弹簧的硬度,所谓弹性系数(Spring Rate),代表受力与变形程度的比例。在不超过负荷的原则下,单纯的线圈弹簧在不同受力的状态,弹性系数是固定的,不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再经过过喷漆或润滑, 稳定度和耐用度都很高。但线畔弹簧唯一的缺点是重量,于是较高级的前叉已开始采用重量较轻,但比较昂贵的钛合金弹簧。

  因为空气轻,利用空气作弹簧,应该是很最适合自行车的,而且如果需要不同的硬度,不必更换弹簧,只需要增加或减少气压高低就可以了。不过,利用气压弹簧必须要有比较精密的科技,高压气体必须完全的密封,一旦失去气压,就完全不能作用。所以早期气压弹簧有密封的问题,在使用中甚至有突然失去全部气压的情形发生,近来这种个问题几乎不再发生。不过就像输胎一样,没有说完全不需要偶尔打气的。传统的气压前叉还有所谓stiction问题,就是密封高压空气的Seal(油封)很紧密,好像有一点卡住的感觉,在压迫的开始就需要较大的外力,所以它对小幅度的震动反应不是很敏锐。现在采用Negative Spring负弹簧,已基本上克服了这个问题。 气压弹簧在中行程避震前叉上的运用已经得到相当的肯定,但是在长行程式前叉上还无法取代线. 优力胶

  优力胶是一种人工橡胶发泡制成的,它的压缩比例不高,大约只有1/3,不能像线圈弹簧一样,压缩比例可以达到1/2。在硬度上它与气压弹簧有一点相似,就是越压到底越硬,但是它在更短的行程内会增加得更硬。它的疲劳强度也不如线圈弹簧,但只要适度的润滑,仍然可以维持很久。优力胶最大优点是质量轻,且具有一定的吸震能力,对高频率小震动反应最为敏锐,表现最好。它最严重的问题是对温度非常的敏感,在低温时会变硬,在高温时会变软。虽然一般人认为优力胶前叉都是廉价前叉,但是现在这类避震前叉是采用线圈弹簧配一段优力胶,加上良好的避震阻尼,仍是一件性能优越的产品。

  曾看过一篇报道,说一个人在下坡赛时,骑过一块大石头没有摔车,避震前叉把冲击缓冲了,可是当前叉反弹时,前叉反弹阻尼不够,前叉反弹过大把车子整个向后掀,从这里可以看出好的避震系统的重要。廉价的避震前叉没有专属的damping系统,只能以前叉本身内外管的摩擦,或是利用优力胶本身一点点阻尼来吸收能量,所以不适宜太烂的路面。传统液压避震系统,通过液体通过特定小孔造成的阻尼来吸收冲击,阻尼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流体的粘度、比重或是孔道的大小来控制,这也一直是各大前叉厂商的选择之一。比较新的是做法是Total air卡式气压匣,就是采用高压气体来做媒介,当气体被压缩后,就变得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粘度,这时就可以用来做为吸震阻尼媒介,它同样是通过改变孔道的大小来控制阻尼。 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要求前叉能快速吸收冲击,然后慢一点回弹,所以需要较小的压缩阻尼,而高一点的回弹阻尼。但是在高速连续的大冲击时,太慢的回弹会吃掉前叉的行程,所以在不同的冲击、不同的速度下就需要不同的阻尼,不过到底需要多大的阻尼,这是各前叉厂商一个技术性很高的商业秘密。现在最常用的液压阻尼,一般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比重的液压油来控制阻尼,而外部调整在中高档前叉上的应用已相当的普遍;现在更已发展出电子控制阻尼,但它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控制电耗。

  一支好的避震前叉除了是合适的弹簧与避震阻尼的结合,还必须很顺畅。所谓顺畅:是指前叉从未受力状态、压缩、压缩到底(bottom out)、再回到未压缩状态(top out)的过程没有任何卡住的感觉,或有任何磨擦的的感觉,top-out和bottom-out不能太突然、太重。新的前叉会紧一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原则上应该很顺畅的。前叉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泥沙等杂物可能会进入内外管间衬垫(pushing)的地方,或是pushing的油脂被吃掉,就会造成不顺畅。不同的前叉厂会有自己不同的润滑措施,ROCK SHOX等厂商采用了开放式润滑系统(open-bath),而最常见的还是安装橡胶保护套避免灰尘泥沙的进入。最神奇的是MARZOCCHI及ROCK SHOX开始采用的油封(seal),它制作精密,不需要保护套既能长期保持顺畅,而又不会因太紧影响顺畅。当然仍有采用传统的油脂润滑的,但为了简化操作都在前叉上加了润滑孔,这样在保养时就不需要大拆特拆,只要拿注油枪灌注油脂即可。

  重量,是XC越野选手异常看重的,但重量其实是一个仅供参考的数据,因为规格表上显示的数字,厂商可能会通过切短前叉头或漏掉避震或润滑油来得到一个好看的数字。现在来说,一支不到1.3kg的前叉已经很极限了,一般都采用了铝合金抽管的前叉头及内管,有的甚至用上了钛合金。但如果你的体重太重,应尽量避免使用太轻的前叉,因为有可能会因为负荷太大而刚性不够。 刚性,因为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所以一般人不太注意或不太了解。当刚性不足,在高速或比较颠簸的情况下,会感觉到车子有一点不听话的感觉,有一点飘飘的感觉。一般来说,Downhill下坡赛和Double slalon双曲赛车对刚性要求较高,会选用内管较粗但教重的前叉,而XC越野选手一般只注重重量。

  不管用什么前叉,都要保持内管的干净。装有保护套的前叉就让它装着,不要耍酷而去掉保护套,否则到时泥沙、杂质跑进去,又得把前叉拆开来洗。前叉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应该灌油脂或拆开来清洗、润滑。洗车时也应注意检查前叉碗、肩盖、刹车补强板附近、勾爪及碟刹附近的下管部,这都是平时容易出现裂纹的地方。选择好了避震前叉,平时注意好好保养,出去游玩时才能骑的尽兴,安心享受越野的兴趣。

  “c”是指带有压缩阻尼调节,就是调整压缩时力量的大小。在原来的锁死/回弹阻尼调节旋钮处多了一个环,作为操作界面。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在锁死操作时误触。

  *****2 ROCK SHOX(前叉/后SHOCK) SRAM旗下的避震品牌(据说也是当代避震叉的创始者)02年被SRAM收购。 在中国山地车爱好者中也有着相当的地位,其SID BOXXER等系列在世界级比赛中屡见不鲜,成为经典。07年增加的TOTOM等大行程高强度的叉子也受到欢迎,现在这个牌子的东西很多都是在司普做了~ 官网

  *****3 MANITOU (前叉/后SHOCK)这个不用多介绍了,深入人心的后置叉桥设计,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CB上用其XC叉R7系列的有很多,其后SHOCK在DH等大行程车辆上也很多见。主要技术:SPV TPC等 官网 忘了

  4 CANNONDALE (前叉LEFTY/HEAD SHOCK/架子)都是很特殊很有特色的叉子,在国内也可谓深入人心。LEFTY左仔分为SPEED和MAX两个系列,分别为气和簧叉,与很多大厂如FOX,MANITOU合作,诞生了有TPC SPV 智锁功能的lEFTY ,再加上内部特殊的4道磙子润滑系统,可算是非常好的叉子了,可惜因为头管特殊 在大多情况下只能用在C记自己的车上,除非有转接装置。 HEAD SHOCK就是头管避震,是LEFTY出现以前的老产品了,避震系统做在头管里头,这样叉子的反映可以很灵敏,也可以做的很轻(一般在1200克左右),可惜因为头管特殊,只能用大头管架子,且不能转接。 官网

  *****5 5TH ELEMENT/后SHOCK) 第五元素 DH或者FR应该都知道 很不错的厂家,世界比赛里用的非常多,后来被MANITOU收购 官网找不到

  7 AVALANCHE(前叉/后SHOCK)干大活的~ 手工叉子 后SHOCK 大量的CNC件让人印象深刻,性能自然是不容妥协,但价格也同样漂亮…… 官网*****8 MAVERICK(前叉/后SHOCK/架子)很令人印象深刻的牌子 2款倒冲叉 一款单肩(SC32)一款双肩(DUC32),都是美国本土手工制作,双肩的能做到1400克,的确令人震撼。其后SHOCK因为只能用在自己的架子上 所以不被国内玩家所熟知 官网

  *****9 FOES (前叉/后SHOCK/架子)绝对令人无限震撼的牌子,超级粗大的TI簧后SHOCK 其Foes XTD F1前叉因为极为粗壮甚至在一些越野摩托上都有见到,当然 价格也绝对不菲 官网

  *****10 WHITE BROTHERS (前叉)怀特兄弟,不太了解的一个牌子,貌似叉子干大活的用的有一些 官网

  1 Marzocchi(前叉/后SHOCK) 圣教叉 在国内车友中有很高的地位了,可以说是欧洲SHOCK第一块牌.其经典的888 66 马拉松等系列已经深入人心.特点是干大活用的多 但调节较少(这一点在最近的款式中已经逐步缓解) 后SHOCK中 ROCO等也是DH用的很多的优秀后SHOCK 但国内几乎没有见到 可惜~ 官网

  *****2 FRM (前叉/架子)意大利轻量化牌子,叉子的外型类似于老式的那种,感觉基本就是注重轻不注重避震效果的那类,做工不错 大量CNC的零件很漂亮.还有,也是和MANITOU一样的后置叉桥 官网

  德国1 MAGURA(前叉/后SHOCK)这个牌子的刹车,在国内拥有很高地位,特别是MARTA SL 曾经是最轻的油碟(现在被HOPE最高端的取代了),其垂直油缸设计也有多家厂商纷纷效仿. 但其避震系统不太为国内玩家所知道.MAGURA的叉子经历了差不多有4 还是5代发展,以前它的叉子评价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十分差(笔者本人就在使用其05款RONIN 80 XC叉,的确一般 但也并不是那么叉,只是不如FOX等厂家那么出众罢了) 但近两年 尤其是07年起 稍有起色,其独立开发了前后双向叉桥设计,拥有了MANITOU那样的纵向高刚性 也获得了MANITOU所缺乏的侧向刚性(有朋友给我反映说用V刹会软,很明显的软).MAGURA的叉还有一个特点——调节多,其WOTAN叉子甚至有双边的线控。 MAGURA是一家正在发展的SHOCK厂家,正在慢慢进步当中,希望它能吸取其他厂家的经验,开发出更好的SHOCK系统,毕竟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要造出真正优秀的SHOCK 它还需努力(它的07款WOTAN在德国权威杂志上已经赢得了很高的评价,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确可以看出它一点点在进步) 当然这需要时间 就比如让MARZOCCHI做刹车,一天两天它也是做不好的~ 官网

  *****2 A FORK (前叉)A FORK 是个简称,具体全称不清楚了 德国的小厂家,小作坊,采用独特的连杆前叉避震系统,能够把叉子做得很轻(最轻的CARBON款才只有1100克多一点)。还有一款德国的倒冲单肩叉,碳外管的 牌子也是A FORK 不知道是不是一家。 官网:找不到 3 VOTEC (前叉/架子)感觉很多此一举的牌子 一点点的行程却要用上双肩,不知是德国人对强度的无限追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促使的? 官网

  1 PACE (前叉/架子) 这个估计有一些人知道 英国的小厂家 发烧级的,赞助SPECIALIED车队的。碳外管的叉子 让人眼前一辆,后置叉桥,重量很轻。其硬叉也非常有名,做得很轻很轻 官网

  *****2 USE (前叉)USE的SUB叉 是英国的LEFTY左仔,且不说它的避震效果如何,标榜的手工制造和比C记更夸张的连杆结构就让人印象深刻。内管止滑系统采用连杆式 使避震效果更灵敏,但也比较重,调节较少~ 官网

  1 DT SWISS(后SHOCK)它的轮组系统以及零件在国内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做SHOCK,其实据用过的人说还是不错的,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欧洲的一些大牌车上常常见到,比如NICOLAI BMC一类的,MERIDA的车上也有用。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CARBON外壳后SHOCK,真是疯轻的补品! 官网

  1 KOWA (前叉/后SHOCK)可说是亚洲唯一能和欧美厂家拼的SHOCK,可是由于基本不出口,所以不太了解,而且据说这个牌子的SHOCK死贵死贵 官网 找不到

  弹簧:顾名思义,就是以弹簧作为避震介质的。比如Rockshox,manitou的底端叉子如: J1,SIX,都是使用弹簧作为避震介质的。其结构简单,一般都是在前叉的一边有一根弹簧,或者两边都有弹簧,一般前者居多。这种叉子成本低,价格不贵,名牌的一般在300元左右,二线元上下。这种叉子一般都具有软硬调节功能通过压缩弹簧来获得不同的软硬,同时,要损失一定的行程。一根标称80mm的叉子在调到最硬的清况下,会损失20mm左右的行程。

  油簧:这个词要分开来理解:油阻+弹簧。这类叉子就是在上者的基础上,在弹簧的另一边增加了油阻尼。油阻尼就是使用油调节弹簧回弹的速度快慢。这类叉子一般在调节软硬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回弹调节,锁死功能,部分具有形成调节功能。市面上的这类产品有Rockshox J3,Manitou Axel,Suntour Axon(本人正在使用)。这种产品价格差别很大,从400-1000元不等。一般情况下,这种叉子重量上没有优势,但是锁死功能在平路和爬坡时能体现出较大优势。

  油气:这个和上面的油簧叉类似,只是用气压代替了弹簧作为避震介质。通过打气来调节软硬。一般对于不同体重的车手,会有不同的气压值对应。Rockshox 的TORA,Manitou的R7 super就属于这类产品。目前,有些二线厂家也生产这种前叉,比如Suntour 的xc

  pro,Axon气压版,斯普Aries系列。这类前叉由于使用空气代替了弹簧,所以重量上可以更轻,一般都在1.8kg以下。但相对来说,价格更高,一般都在1500元以上。这类叉子同样具有回弹,锁死的功能。

  双气:这是Rockshox高端产品的一个特点。其采用正负气压,比如Reba team, sid team都使用了这种技术,这种叉子更轻,重量在1.6KG左右。相对价格更高,一般都在2K以上。

  还有一种避震值得一提,就是智能避震。FOX将这种技术在的其X系列的产品上。其主要特点是,当车手送从面向下压避震的时候,避震并不动作,而在骑行过程中,当路面不平坦时,从下面传导上来的力可以让避震动作。目前这类叉子非常昂贵,价格在4k左右。

  目前避震产品纷乱复杂,每一个品牌对应不同的需求都会生产一类叉子。比如Rockshox的sid系列就定位在竞赛级的XC,REBA定位在强度越野。然而,在每一个系列中,又根据功能和价位有不同的产品。如SID系列就分为TEAM,RACE,SL几个型号。其重要区别就在于功能,价位不同。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来选择前叉 有人说,山地车就是车架加前叉(避震)。不管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前叉都是山地车中与越野性能和骑行舒适程度关系最大的部件。

  说到骑行用车,公路车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速度快重量轻,但考虑到济南近郊道路上的坑坑洼洼和在路边大量散落的石子,以及抵达目的地(往往是乡村)后到山上一游的需要,我看一辆结构坚实、重量比较轻量、变速可靠、避震优秀的山地车,才是最佳出行选择。

  避震分阻力胶、弹簧、气压、油压之分 弹簧一般是一些国产的或者的,用于廉价的、普通使用(即仅仅用作代步)的交通工具,这种避震有两极:很软/很硬,有的是软得一坐上去冲程就已经过 半的,有的是根本压不下去的,如果是自行车发烧者,都不会用这种,这也是 避震当中最低级的。 阻力胶比弹簧要好,而且一般都比弹簧要轻,调节方便,保养也方便,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阻力胶会老化,用久了会变硬,但是价格中下,适合有心无钱的爱好者。(如MANITOU的5代、ROCKSHOX的Q系列等) 气压就是利用密封的气体的压力实现避震的,优点有:轻(因为阻力的来源是气体,气体的重量有多轻,大家都知道)不怕老化,缺点就是因为是气压,密 封再好也会漏气,就需要经常测试并调准气压,否则可能会因为气压的不平衡而损坏叉体。(如ROCKSHOX的SID系列就是半气压半油压的)油压就是用一个油压胆代替阻力胶、弹簧等实现避震,优点是不用经常料理, 也比阻力胶轻,缺点就是如果油压胆损坏了,就要整个胆换掉,费用不菲

  山地车可以分为几个种类. 主要的前避震型,前后避震型,和无避震型. 所有这些种类的车都是为了在野外或泥地越野而设计的.山地车的特征是有结实的车圈,有为应付多种多样地型而采用的多比例齿轮组,有力的刹车,和手把变速器. 前避震设备是一个有压力吸收器的前叉, 而全避震设备则是更为有利的具有第二个外加的 避震器去吸收来自后轮的冲击. 除了避震带来的明显舒适感外,避震还使在控制方向, 刹车和加速时保持车轮能稳定地接触路面

  看前叉规格,每个人第一个看的就是行程,廉价前叉不谈,市面上比较好一点的XC越野前叉,大多至少有70mm的行程,再上去是80--120mm的避震行程,这类前叉既是欧美的所谓Freeride骑法使用的,它可用于任何地形,甚至挑战那些不用刹车的地形、冲下一些陡的象悬崖一样的坡。现在避震前叉的极限行程大约在160--180mm,这些超级重的前叉一般是配合Downhill下坡赛专用的。通常我们所说的避震行程,例如避震行程70mm,还应包括大约5-10mm的所谓负行程(把前叉向外拉,能再伸展的行程),然后当骑乘者做上车后,前叉又先压缩10-15mm的预压行程(sag),实际可用行程也就剩下不足45-55mm。线圈弹簧、优力胶、气压弹簧

  压缩线圈弹簧或是称作螺旋弹簧,是应用在机车上历史最久,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弹簧。弹簧的硬度,所谓弹性系数(Spring Rate),代表受力与变形程度的比例。在不超过负荷的原则下,单纯的线圈弹簧在不同受力的状态,弹性系数是固定的,不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再经过过喷漆或润滑, 稳定度和耐用度都很高。但线畔弹簧唯一的缺点是重量,于是较高级的前叉已开始采用重量较轻,但比较昂贵的钛合金弹簧。

  因为空气轻,利用空气作弹簧,应该是很最适合自行车的,而且如果需要不同的硬度,不必更换弹簧,只需要增加或减少气压高低就可以了。不过,利用气压弹簧必须要有比较精密的科技,高压气体必须完全的密封,一旦失去气压,就完全不能作用。所以早期气压弹簧有密封的问题,在使用中甚至有突然失去全部气压的情形发生,近来这种个问题几乎不再发生。不过就像输胎一样,没有说完全不需要偶尔打气的。传统的气压前叉还有所谓stiction问题,就是密封高压空气的Seal(油封)很紧密,好像有一点卡住的感觉,在压迫的开始就需要较大的外力,所以它对小幅度的震动反应不是很敏锐。现在采用Negative Spring负弹簧,已基本上克服了这个问题。 气压弹簧在中行程避震前叉上的运用已经得到相当的肯定,但是在长行程式前叉上还无法取代线圈弹簧

  优力胶是一种人工橡胶发泡制成的,它的压缩比例不高,大约只有1/3,不能像线圈弹簧一样,压缩比例可以达到1/2。在硬度上它与气压弹簧有一点相似,就是越压到底越硬,但是它在更短的行程内会增加得更硬。它的疲劳强度也不如线圈弹簧,但只要适度的润滑,仍然可以维持很久IM体育。优力胶最大优点是质量轻,且具有一定的吸震能力,对高频率小震动反应最为敏锐,表现最好。它最严重的问题是对温度非常的敏感,在低温时会变硬,在高温时会变软。虽然一般人认为优力胶前叉都是廉价前叉,但是现在这类避震前叉是采用线圈弹簧配一段优力胶,加上良好的避震阻尼,仍是一件性能优越的产品。

  rockshox的叉子特点是重量轻,其高端气叉重量可以做到1500克以下,且价格在那些中是比较便宜的,润滑度还不错,钢性不如足marzocch的一些产品,但是并不影响骑行和使用,质量方面sid系列中没有一例漏气,底部可能有轻微的油渗透,但是几乎仅是螺丝表面可以摸到一点,但是仅是螺丝表面有一点可以摸到的油,还没有出现过滴漏的情况,其低端系列如judy和jett质量和效果都不错,再往上是PILOT、PIKE、SID、REBA等系列。

  ROCKSHOX(简称RS)系列中的PIKE系列是适合FR和DS的叉,SRAM的网站上PIKE的宣传片,确实很牛。PIKE应该是油-簧机构的,95-140的行程2200g↑的重量。强度当然没话说,毕竟是FR和DS的叉子。说说FR(自由骑,FREE RIDE)一般是使用软尾车架,想飞就飞,想跳就跳。同样如果前面有段碎石路,FR就可以选择最快最近的直线骑行,有挡路的就跳,有破就飞把(当然破太大的话还是等于),有同志讲PIKE也适合XC,不错如果用95的行程跑XC确实可以,但是2200g以上的重量,和叉子的反应情况,应该不会是最适合XC的叉子。

  使用过SID得和正在使用SID得朋友不少,有人觉得SID强度不好。当然这个要看跟什么比了,首先SID是标准得XC双气叉,行程80MM,XC是轻量化跃野,XC得骑行特点个人总结是:巧,躲,穿和尽量的快。这样的骑行方式对于前叉的要求就是灵敏,轻巧。

  前方有段碎石路,XC车手绝对会挑选平坦或者幅度较小的路线进行穿越,应该会尽量避免腾越(80MM的行程野不允许他腾越太远)尽量让轮胎贴着地面骑行,个人觉得85%的业余XC车手合理使用SID的线%OK的。

  duke的performance level(性能等级)比psylo高一个等级。boxxer和sid是5级,duke是4级,psylo是3级,pilot是2级,judy只有1级。duke适用于aggressive trial和enduro,这两个词翻译成剧烈越野和耐力长途。在美国人的玩法中,XC是在较为平坦甚至是人工的很多泥水很多沙石的赛道上比速度。FR不是我们说得坠山,只是比XC地形更多落差的地形,有点小飞坠,爬爬小坡。剧烈越野就是我们平常说得自由式,要很高的速度和耐力,地形开始更加复杂,有很的地形,需要时不时抗抗车,甚至人工用木头竹子去构造一些落差地形。到了DH这个级别,美国人就是一个boxxer,包括坠崖,美国人心中不分速降和坠崖的,速降就一定要坠崖。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