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山地车避震前叉功能及原理分类详解(图文)

2023-08-20 00:54:3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山地车避震前叉功能及原理分类详解(图文)避震前叉的问题苦恼了很多车友,及新手朋友们,下面,小编为你汇总了山地车避震前叉相关知识详解:

  中受力→前叉被压缩→到达极点→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不断重复从而达到减轻车手身体受力的作用,减小颠簸,几百块的民用车只能达到舒适的目的;比赛上有的必须减震因为强度太大没减震器容易受伤,翻车,速度也快不起来,奥运上看那种山地比赛叫XC,一般只有前减震器,也有的增加后减震器但那不是为了减震的,XC车添加后减震多半是为了后轮的抓地力,使后轮使用保持在地面上(这个你没越过野可能理解不了)

  行程Travel:前叉能够压缩的极限长度。越野用60-80mm就够了。不过要玩玩飞的就该选个长行程的叉100-125mm.速降的叉就更长了,得要180mm.

  回弹调节rebound adjustment:这是一个科技卖点,顾名思义,是调节回弹速度快慢的。带这个功能的叉,不用换清、浓的油,就能达到调节回弹的目的。回弹调节在越野中的影响-小石头路、泥路,需要回弹快点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弹慢点的。回弹调节旋钮一般在叉脚的左边(兔子、乌龟)。原理是转动以后,可以使油孔变小,而减少单位时间油的通过量,延长出油的时间,达到回弹变慢的目的。

  选配或升级避震前叉的首要法则,就是要根据骑乘车种、骑乘习惯而选择相应的前叉,一般避震前叉依骑乘地形与行程长短可分为越野XC用:避震行程约80-100mm;全地形All Mountain:避震行程约120-140mm,以及自由骑FR与下坡DH用:避震行程约160-180mm,甚至有到203mm,如RockShox Boxxer、Fox 40RC2.

  要提醒车友的是,正确的预压行程(Sag)调整非常重要,所谓预压的设定,是为了因应遇到凹陷的大窟窿时,前叉向下拉伸的能力。以RockShox为例,其Sag一般设定为其最大行程的25%;FOX则设定为其最大形成的20%;Magura设定在20-30%.再者,气压前叉到底该打多少气压,端视骑乘者的体重而定,一般前叉表面或使用手册上,都会有体重与气压值的对应表可参考。

  此外,有许多车手只用到可用避震冲程的80%,造成不是前叉明显偏软、容易见底,就是太硬而敏感度不佳的情况。要获得良好的调校,RockShox建议:一款调校合宜的避震前叉在车手坐上车之后,应会用掉其整个避震冲程的10-20%左右;遇到剧烈冲撞时,会用掉所有的避震冲程,但却不会有见底的现象。此种偏软的避震敏锐度和足够的耐冲击能力之间的理想折衷情况,在调校时需要有极佳的指尖敏感度。

  未来避震前叉的发展趋势包括轻量化、长行程、操控便捷、行程可调与锁死功能,同时还要能兼顾强度。因应29寸大轮径车的市场,各大品牌也陆续推出29寸车用的避震前叉,如FOX F20、Manitou Minute 29ER、DT Swiss XMC、RockShox Reba 29er、Dart 29er等。

  为了增加登山车在颠簸地形上的舒适性与操控性,第一支避震前叉RS-1由RockShox创始人PaulTurner于1989年正式推出!避震前叉的出现可说改写了登山车的历史,也大幅提升了骑乘的乐趣。最早期RS-1避震前叉的设计理念,是借助于越野机车用避震前叉的结构与原理,当时的行程很短(约40mm)、功能很阳春。发展至今,因应不同地形以及操控需求,避震前叉除了行程拉长许多(203mm),更衍生出避震行程可调、避震软硬度可调、可锁死(省力状态)、回弹速度可调、压力可调、油气压混合以及线控等五花八门的功能设计,让许多车友一头雾水、眼花缭乱。

  目前市场上最具指标性的避震前叉品牌包括:RockShox、FOX、Marzocchi、Manitou、Magura、DT Swiss、German A等,品牌包括RST、X-Fusion、Spinner、MOZO与SR Suntour等。Manitou以其反置式叉桥(Reverse Arch)设计着称;一体式M叉桥设计是Marzocchi的招牌,其2008年的XC、55、66、888在M型叉桥上采用新的压铸设计,让直径更高、刚性强度最大化。独一无二的双叉桥(双拱)设计(DAD)则是Magura的巧思,除了轻量化,更可有效提升前叉的稳定性;此外,Magura采45度角的安全前叉勾爪(SDO)设计也颇具特色。

  一般弹簧可分为线圈钢簧(螺旋弹簧)、优力胶及气压弹簧,还有结合气压弹簧与Oil Damper的油气压式弹簧。气压弹簧较轻量、维修较易,但较贵且技术性较高IM体育,一般多用于XC车款;若需要不同硬度的弹簧,不必更换弹簧,只需增加或减少气压高低即可。不过使用气压弹簧须有较精密的技术,因为高压必须完全密封,否则一旦漏气就丧失功能。

  早期气压弹簧只有正气室的设计,尚无负气室,必须遇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才会让避震系统动作,实用性不高且性能不佳,因此才有负气室的设计来弥补缺失。以RockShox为例,其Dual Air就是独立的正、负双气室气压弹簧系统,正、负双气室必须分别打等压的气。为了精简、防呆,RockShox又推出Solo Air系统,正、负气室之间有回路设计,仅有一个打气孔,只能从上方或下方打气。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