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代工龙头的自立门户之路 信隆实业亚洲展专访
代工龙头的自立门户之路 信隆实业亚洲展专访深圳信隆实业(ZOOM)是国内的自行车配件生产龙头,最早在国内上市的自行车零配件企业(深圳中小板),车友对此了解较多的是它家的三件套和前叉产品,但信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配件代工企业之一。有台资背景的信隆,走出了一条由OEM代工到推出自主品牌的路,就如同整车行业老大捷安特一般。
近年,自行车行业正面临着寒冬,作为行业龙头之一,信隆是怎么应对的呢?美骑编辑在南京展上采访了信隆实业的徐伟堯协理,了解信隆对自行车零件的理解:
信隆的起步是以代工为主,但43年来与国外品牌的合作下,信隆积累足够的经验和一定的信誉,所以现在也希望将自家的操控产品(ZOOM品牌座管、车把、把立)向市场推广。每个厂商都希望除了代工之外,都有一个自己的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企业对于产品的精神,当然自主产品也能扩大企业的利润渠道。从OEM到自立门户,这虽然是很多工厂都在走的路,但却始终是非常艰难的。
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信隆的业绩有所下滑,作为自行车零配件行业龙头,行业整体坏境也波及信隆。这几年中国内需市场比较耐人寻味,当盲目乐观的预期碰上放缓的增速,很多企业在零件的采购上更加看重价格因素,甚至在安全规则上打折扣。在操控部件上的低价选购策略使得信隆的高标准零件在市场上受冷。但信隆不会在安全标准上不会妥协,坚守国际上逐渐统一的ISO标准。
除了安全这个大前提外,信隆在2013年开始强推广准操控。每一辆自行车的特性是不同的,车架并不能决定整车的操控,而三件套是车架的延伸,可以对骑行姿势进行微调。不同的体型,或者不同场合,骑行者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为此,信隆会提供丰富的长度、角度的三件套产品,为骑行者提供最适合的角度,不但能适应近年崛起的27.5、29英寸山地车,还包括今年冒起的智能单车。
徐协理透露,信隆现在主营产品是铝合金操控部件,但是他们正研究如果使用更好的碳纤维材料来制造安全而性能优异的操控部件。
既然是自行车零配件龙头,信隆的产品不仅局限在车把、把立、座管三件套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避震前叉。避震前叉在车友的概念里是技术要求很高的自行车配件,而且基本被欧美品牌统治。为什么信隆要向这个高技术壁垒的产品挑战,徐协理笑称:“前叉也是广泛意义下的操控部件嘛。”
欧美避震器品牌需要在亚洲找代工厂,信隆也有前叉OEM的经验,所以对于自身的制作工艺和技术都充满信心。进军避震前叉领域12年来,信隆自家的ZOOM和VAXA前叉取得一定的成绩,开始都是以供给整车厂商为主,未来将逐步扩大在修补零售市场的推广力度。
信隆的前叉产品首先有竞赛级的XC前叉,这部分后续产品会增加更多的功能,包括锁死、阻尼回弹的调节。目前信隆XC前叉的主要行程在100、120mm。另一方面,信隆也有高阶的旅行车和电动助力的前叉和青少年车的前叉产品,24寸和20寸小山地车上使用的高端前叉会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市场。
在自行车产品上,徐协理认为亚洲企业和欧洲企业的差距在于,亚洲注重工艺的投资,欧美不但重视产品的开发,也重视运动竞赛的投入。欧美品牌占据消费者的焦点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运动竞赛投资里打下的名气。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选择赞助的领域和对象是很难把握的,欧洲的品牌有专业人挑选赞助车手,而亚洲品牌在这方面就很欠缺。运动竞赛的推广,在技术份量重的避震前叉里显得更为重要,但这也是从OEM走出来的厂商,从无到有打拼自有品牌所无法避免的。
在另一个方面,信隆也通过子公司推出油碟产品,现在也逐渐从外销走向内外销兼顾的策略,希望在大规模自主量产的情况下,给国内车友提供高性价的刹车配件。
虽然国内市场目前还是处于偏冷阶段,但信隆还是希望能找找到下一片蓝海,而智能单车和电动车就是徐协理眼中的潜力股。
智能自行车一定需要相应的电子仪器,它们需要和三件套进行搭配。信隆的操控部分可以设计合适的外形来吻合智能单车厂商的需要,更好整合手机或其他显示屏,并兼容外观设计和实用性IM体育app官方入口,并保证安全。
智能自行车的发展是信隆的一剂强心剂,因为智能单车就是客制化的产品,对制造厂有较高的要求,这是经过几十年多产品线生产的信隆的强项。
另一方面,信隆在欧美地区也有推出相应的电助力自行车操控部件,速度更快的电助力对于操控部件的强度和角度有特别的要求。当电助力车,特别是电助力城市车在国内兴起时,信隆在欧美市场累计起来的经验就有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