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IM体育官方网站中国智能车快速升温 热度首超特斯拉

2024-03-28 21:49:3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M体育官方网站中国智能车快速升温 热度首超特斯拉[汽车之家行业]2月,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汽车市场整体销量环比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春节后,“价格战”迅速升温,比亚迪率先发力引发一波车企降价潮。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深水区,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华为鸿蒙智行、丰田、比亚迪陆续推进高阶智驾的落地。未来,汽车的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将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1、智能电动汽车:能源类型为纯电、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且具备L2级以上智能驾驶水平的汽车;

  3、车系加权售价:以全国各地经销商车型报价为基础,加权车型线索占比,计算当月车系的加权售价。车系下在售车型的终端报价高低,以及消费者关注车型占比,均会影响最终车系加权售价的月度波动;

  4、数据来源:关注、线索人数数据、车型数据、新能源行业指数数据等来自汽车之家;车系销量来自市场终端销量数据。

  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09.5万辆,同比下降21.0%,环比下降46.2%;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销量为38.8万辆,同比下降11.6%,环比下降42.1%。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5.8%,较1月渗透率增长2.9个百分点,而较去年同期32.0%的渗透率提升仅3.8个百分点,渗透率的同比增量收窄,车企在这一时刻发起新一轮“价格战”争夺存量市场在所难免。

  2月率先降价的秦PLUS如愿夺得新能源销量榜冠军,特斯拉的Model Y和问界M7则位列销量榜的第二、三位。另有比亚迪的五款车,分别为:海鸥、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海豚以及元PLUS位列销量榜前十位。此外还有宏光MINI(全景看车)EV、理想L7排在销量榜第六和第九位。由于2月的销量整体下滑,仅榜上前六的车系销量过万。

  2月智能汽车热销品牌Top 5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AITO问界、理想汽车和蔚来。其中比亚迪的市场份额环比继续下降1.8个百分点,占智能电动汽车全部销量的17.4%。AITO问界则超越理想汽车排在智能车热销品牌榜第三位。蔚来和极氪在2月的销量降幅较低,位列智能车热销品牌的第五和第六位。

  再看智能电动汽车各车系的销量排行榜,Model Y重回榜首,上月销量最高的问界M7则以1千余辆的差距屈居第二,两者组成智能电动车销量的第一梯队。理想L7、L8和L9位列智能销量榜的第三、第五和第八位。比亚迪仅汉、宋Pro新能源、宋L三款车进入了智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位。在存量市场中竞争,比亚迪势必发力智能化。在1月16日举办的2024梦想日活动中,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透露,“未来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沿着整车智能的技术路线,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2月智能电动汽车销量环比下降40.4%,为20.8万辆。整体销量的大幅下降对各车型类别的占比和格局带来影响。其中,智能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销量下滑最大,销量跌至5.5万辆IM体育APP下载,与智能增程式车型的销量持平。这与上月比亚迪销量的下滑有直接关系。除秦PLUS新能源外,比亚迪的宋Pro新能源,宋PLUS新能源、唐新能源、汉新能源等车系销量均呈现较大下滑。

  分车型来看,2月各车型的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均有下降。销量过2000辆的车系中,轿车车型里仅刚刚降价的秦PLUS销量有所增长,SUV车型里仅魏牌 蓝山DHT-PHEV销量有小幅增长。智能MPV车型跌幅最大,销量占比跌至4.3%,仅售出0.9万辆。2月,腾势D9销量环比下降50%,刚上市不久的小鹏X9杀入智能MPV车型销量榜第二位,但也仅为腾势D9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2月新能源的关注占比回升,环比提高2.0个百分点,是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智能电动车的关注人数占比回落,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64.1%。此消彼长间,可以看到智驾配置比例较低的新能源车型在本月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中代表的车型当属大幅降价的秦PLUS和驱逐舰05,两者的关注人数均有超过200%的提升。

  在整体新能源市场中,除中国主流品牌外,其他品牌类型的关注占比环比均有所下降。中国主流品牌的关注热度占比同比环比分别提升了6.6和1.8个百分点至58.4%。其中,以比亚迪秦PLUS为代表的比亚迪多款车系的关注人数均有大幅提升。此外,同样做出调价反应的五菱星光、长安启源A05、深蓝SL03等车系的关注度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具体品牌来看,海外主流品牌中,本田和丰田关注度持平,起亚凭借新上市的2024款EV5跻身关注榜第五位。中国新势力品牌中,蔚来旗下2024款全系车型上市,助力蔚来超越小鹏,位列关注榜第三位。中国主流品牌中,比亚迪的关注占比环比上升了接近10个百分点至35.0%。

  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中,中国主流品牌关注热度占比同比环比也分别提升7.2和0.5个百分点至47.7%,同比增幅高于在新能源整体市场中的增幅,而环比增幅低于在新能源整体市场的增幅。既反映了一年来中国主流品牌智能化水平提高的长期趋势,也展现出中国主流品牌在低价车型上率先发起“价格战”获得关注的短期策略。

  具体品牌来看,中国新势力品牌中,宣布停产的高合汽车跻身关注榜第五位,主要是由于负面新闻引来围观,其旗下几款车型关注人数均有超过70%的环比增长。中国主流品牌中,腾势D9的2024款车型上市,腾势借此升至关注榜第三位。

  分车型来看,新能源整体市场中,微型车和中型车的同比环比关注占比均有下降。紧凑型车的关注占比虽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是环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达到与中型车和中大型车持平的水平,三者关注占比均在11%上下。

  紧凑型车是此轮“价格战”的主战场,关注占比环比提高最大的车型为降价的比亚迪秦PLUS、驱逐舰05、长安启源A05。中大型MPV的关注热度继续提升,同比环比分别提升1.9和0.2个百分点至4.5%,其中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车系的关注人数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再看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中型车的关注占比是一年来降幅最大的,其中以特斯拉Model 3、宝马i3、小鹏P7等车型的关注度下降为代表。关注热度同比提升最高的为中大型SUV和大型SUV,这两类车型智能化配置率高,留给中国品牌的增量空间大,其中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仰望U8、坦克新能源等车型在市场中的成功表现足以作为佐证。

  2月,特斯拉的关注度首度被中国新势力品牌AITO问界超过。通过新势力品牌十大热门车系中可以看到,特斯拉正与问界相互角力,问界的M7和M9关注度分别排在第一和第四的位置,而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则分列第二和第三位,问界更有M5位列第八。蔚来则凭借全系2024款新车型上市关注度再次超越小鹏,曾经的“蔚小理”目前已经成为了新势力关注榜的第二梯队。2月跻身十大热门车系的还有零跑C11和阿维塔12。

  2月新能源上市新车138款,上市数量同比下降2.1%,环比增加29.0%。2月上市新车的智能化配置率环比有所提升,共上市智能新车96款,占比69.6%。新车标配具备L2级智能驾驶能力车型中,价格最低为吉利帝豪L HiP的2024款 龙腾版 1.5TD-DHT Pro 100KM 卓越型,指导价为9.98万元;价格最高的来自坦克700新能源的2024款 Hi4-T 首发限定版,指导价为70万元。

  2月的上市新车智能化配置水平为69.6%。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低价车型渗透,高阶自驾技术的逐步落地,预计2024年的新车型的整体L2级自驾功能的配置占比将达到60%左右。同时,除了智能化的基本配置外,智能网联汽车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如智能悬挂系统、高阶认知智能座舱、更智能的语音助手等。

  下图分析上市新车及智能新能源车在各价位区间的分布。2月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中,10万以下价位有1款新车达到智能汽车标准。10-20万价位上市新车型最多,智能化配置率也达到了58.2%。20万元以上仅一款车没有标配L2级自驾配置。上市智能新车的平均指导价为27.2万元,中位数则为21.08万元,均较上月有所下降。

  2月,智能电动轿车市场加权售价涨幅前五的车系分别是:极氪001、远航Y6、丰田bZ3、宝骏云朵和Panamera新能源。极氪001加权报价上涨是由于新车型上市,高价车型线月刚上市,各价位车型线索量不稳定带来的加权报价波动。

  加权售价降幅前五的车系分别是:驱逐舰05、奔驰EQS、长安启源A05、哪吒S和宝马i7。驱逐舰05和长安启源A05的加权售价下降均是受此轮“价格战”官方下调指导价的影响。奔驰EQS的加权售价下降则是由于经销商下调了报价。

  SUV中,加权售价涨幅前五的车系分别是:奔驰EQC、雷克萨斯UX新能源、宝马iX3、起亚EV5和荣威RX5 eMAX。奔驰EQC的加权售价上涨是由于经销商上调了报价。雷克萨斯UX新能源的加权售价上涨同样是由于经销商的报价上调,同时高价车型的线索量占比提高。

  加权售价降幅前五的车系分别是:别克E4、捷尼赛思GV60、奥迪Q4 e-tron、奥迪e-tron(进口)和远航H8。别克E4也是此轮“价格战”的参与者,新款别克E4全系价格调整,降幅在2.7万-3万元,带来了加权售价的下降。捷尼赛思GV60加权售价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经销商下调了报价,同时不同价位车型的线索量分布受新车型上市的影响而波动。

  春节之后汽车市场被轰轰烈烈的降价潮席卷,2024年将成为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关键一年。车企咬紧牙关,在价格控制和智能化水平上同时发力。2024年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将继续增长,而增长的空间将更多地从“量”转向“质”和“新”,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多地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车企的竞争力也将更多地在智能化水平上得到体现。(文/汽车之家研究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