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二战德国顶级客机飞进中国市场

2023-09-28 09:34: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二战德国顶级客机飞进中国市场曾经,东德在苏联庇护下隐匿了很长时间,虽然我们对东德的了解多是源于柏林墙,但东德在冷战体系中依靠苏联在武器装备和航空设备等方面。东德的自主研制能力相对较弱,但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推出了一款喷气式客机。尽管受到苏联的压力取消,但这款喷气式客机的降生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非常有意思。

  一战后,德国的战局连续恶化,特别是1943年之后,美国和英国对德国本土战略轰炸不断升级,德国空军无力拦截。

  虽然将80%的空军部署在西线及本土,但这无法阻止盟军强大的战略轰炸行动。与此同时,在库尔斯克战争之后,德军彻底失去了战略制空权。

  面临战略挫败,希特勒开始思索对盟军实施新打击方法,除了不那么可靠的V1和V2导弹。希特勒要求研制一种“能够超越盟军任何一种战争机”的轰炸机。尽管听起来费力而不靠谱,但是在连“飞碟”这样的末日武器都能够纳入研制范畴的情况下,一款新式轰炸机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

  Ju-287最大的特点就是前掠翼设计,这需要大胆和面对风险的勇气。事实上,至今为止,只有苏联/俄罗斯的S-37“金雕”和美国的X-29验证机相对成功地应用了这种设计。1944年,Ju-287首飞成功,性能表现杰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885千米/小时,有用升限为14000米,可以携带4吨弹药。

  Ju-287的V1型采纳了4台容克斯Jumo 004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其中两台安装在前机身两侧,另外两台挂在两侧机翼下。

  而V2和V3型则对动力进行了调整和加强,改为六排布局,发动机采纳了集成式吊舱,以减小风阻。发动机也改为了BMW 003型涡轮喷气发动机。

  Ju-287的最大飞行速度和Me-262相差无几,甚至比盟军主力P-51战争机还要快出了170多千米/小时。这充分验证了元首的豪言壮语——比战争机飞得更快。

  然而,尽管在元首的督促下,德国航空业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战局日益恶化,二战最终以德国无条件投降告终。战争期间损失惨重的苏联迅速接近,并在美国和英国之后将德国的各种先进科研成果夺走,带回国内进行补偿性工作(作为德国战争赔偿的一部分)。

  德国制造的容克斯Jumo 004喷涡喷发动机几乎与战后各国的第一代喷气式飞机都有所关联,德国在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自然将成为全球范畴参考的对象。

  1954年,苏联OKB-1设计局在缴获的Ju-287 V2/V3基础上,使用6台Jumo 109-004发动机拼凑出EF-131轰炸机。实际上,这只是拿德国飞机来练手,造型上几乎是V2的复制品,令人意外的是,最大飞行速度竟然达到了1150千米/小时。

  不久之后,苏联开始研发新一代喷气式飞机,这次同样由巴德团队主导。研制方向从前掠翼改为后掠单翼,并采纳两台留里卡TR-3A型发动机。新机型的最大亮点是电传飞控系统,这在世界航空史上是第一次使用不依靠机械和液压机构的尝试。

  在图-16、米格-4等机型相继问世之后,苏联航空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汲取了德国作为先行者带来的优势。1954年,德国航空设计师们继续返回国内IM体育官方网站,大部分回到了东德继续他们的工作。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东德决定研发适用于国内航线的喷气式支线年,全球首架喷气式民航客机“彗星”成功首飞,1954年开始投入商业运营,掀起了一场全球轰动的航空热潮。

  高速客机的出现使得飞行变成一种奢华享受,也标志着民航进入了喷气时代。受此影响,东德决定研发一种适用于国内航线的喷气式支线客机。

  巴德再次担任首席设计师,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心中早就有了想法。毕竟他之前参与了Ju-287、EF-131和EF-150喷气式轰炸机的研制。他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加上这些喷气式轰炸机非常适合军转民。

  东德的EF-152喷气式客机与当时苏联研制的图-104客机(图-16改进版)相似,只是没想到,新客机最终败给了图-16。

  1953年,东德正式开始制造喷气式客机,由巴德主导,在德累斯顿展开研发。为了表示敬意,这款客机命名为德累斯顿152或Baade-152,其编号152在看上去与EF-150没有太大的区别。实际上,Baade-152和EF-150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的外观变化是取消了T型尾翼,发动机舱变小,机头部分也做了些修改以使其更加丰满。

  实际上,在军民转型以及原始设计要求雷同的情况下,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的外观相似度很高,这一点与同时期的B-47、图-80和伊尔-46等机型相似。Baade-152喷气式客机总共制造了3架原型机,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

  V1/I(DM-ZYA)的机头前部有一个领航员透明观察窗,这与轰炸机的设计风格一致。1958年12月4日,V1/I首飞,连续时间为35分钟。然而,在1959年3月4日的飞行测试中发生了意外事故,造成全体机组人员遇难。需要注意的是,V1型仍采纳自行车式起落架以及两侧翼尖可收放式辅助轮。

  第二架原型机V4/II(DM-ZYB)采纳了明显不同的起落架装置,改为正常的前三点式起落架。

  Baade-152喷气式客机的研发并没有面临太大的问题,毕竟已经有了多次出口转内销的保证。事实上,已经建筑了一条年产18架的生产线,航空公司也正等待着交货赚钱。

  Baade-152喷气式客机的基本参数:机长31.4米,翼展26.3米,机高9米,空重28.5吨,装备4台Pirna 014涡喷发动机。

  最大飞行速度为92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为2500千米,最多可搭载6名机组人员和48-72名乘客。

  尽管Baade-152喷气式客机的命运不尽如人意,然而它的研发过程却给东德航空工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存。Baade-152喷气式客机成为东德追求航空事业的缩影,虽然未能实现商业化,但其故事仍将被后人铭记。

搜索